情迷珠江,爷爷奶奶们为什么喜爱珠江频

有一个频道对老广东来说再熟悉不过,哪里承载着很多美好回忆,但对于新生代来说就显得不讨人喜欢,越来越陌生,在现代潮流化以及其他影视文化冲击下,无论是节目文化还是一些电视剧,或许迎合不到年轻人口味,接受不到新年轻的青睐。

然而尽管时光怎么改变,对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来说,却是情有独钟,依旧迷恋的个充满人生历史的频道。

收不到的FM频道,收不到电视信号的锅盖,却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主角

电视没普及的年代,收音机成为了主角,在卫生信号没有普及的年代,短短的天线,让它不是在哪里都能接收到想听的频道,在沙沙的信号波中,可能其他频道都收不到,对于一些在乡村、偏远地区的,但珠江频道却是唯一能在微弱的发射音频信号中收到,沙沙的频道中蕴含着熟悉的声音:《听戏剧》、《听古仔》《听音乐》、《听新闻》等,也是那时代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

到了黑白电视年代,伴随着时好时坏的雪花信号,锅盖收不到其他电视频道时,珠江频道却在漫天“雪花”中依旧坚挺,还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对于老广来说,无论是FM收音机还是迈入家庭电视,珠江频道一路陪伴着我们,只是越年长感触越发浓郁,所以对弈爷爷奶奶经历的不止是一个时代的娱乐方式,更是岁月的记忆。

被时代推涌,有声载物浪波中激流勇进

有声电视的进入普及,对于那时看大戏是最讨人喜欢的有声即场表演,有声电视打开了一个年代的娱乐视野窗口,让爷爷奶奶在新奇中享受着,足不出口,就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电视节目。

凭借本土化、娱乐化,在老一代艺术家的倾情演出的属于一个时代的经典,当年珠江频道有《万花筒》、《万紫千红》、《虾球传》、《公关小姐》、《乐叔和虾仔》、《情满珠江》、《河畔人家》的现代剧,也有古装浓郁小品系列短剧《孙秀才传奇》、《呆老学字》等在叶丹青、黄俊英、牛局长(鲁牛)、丘富(陈永红)的趣味演绎下,成为了那时代最好的经典,看广东电视台有个幻觉,或许我们看着比较眼熟的老艺术家,其实早在我们的记忆中中演绎过太多经典角色,朴素、低调的作风,让不怎么留意的我们,总有一种熟悉,却记不清哪里见过的感觉。

无论是知识青年返城创业的爱情剧《情满珠江》、北方农村姑娘到广东打工的情感剧《打工妹》、还是改革开放前后广东农村乡土剧《冷暖两心知》,年代淳朴的年代,让其情感更加细腻,在坚持独有的“粤味”路线,使其在有声载物浪波中激流勇进,成为时代姣姣者,在广东地区,深受爸妈及爷爷奶奶的追捧及喜爱。

而对于年轻一代,却有《乌龙闯情关》、《九岁县太爷》、《外来》等童年回忆,以前以为《乌龙闯情关》的是个小说,没想到却是历史上某位皇帝的演绎及改编,那年的“水仙”是多少人的梦中情人,达叔出演的《九岁县太爷》也是无比的经典。

从年开播,开播至今,有伴随着FM珠江电台转过来的老人,也有壮阔成长的年轻一代,把戏剧搬上大银屏后,准时守候,喜欢看戏剧的他们再也不用“担凳仔,霸头位”到现场观看,对于那时候年轻的人,其播放过的动画片更是经典,《七龙珠》、《圣斗士星矢》、《变形金刚》、《时空堡垒》等,那时一个是翡翠台、一个是珠江台的动画片,对于广东地区的少年甚为深刻,当然还有自己的少儿节目,那时离港台明星最近,与港剧明星合作最多的频道,当之无愧粤语频道的一哥。

“情迷珠江”,怀旧的岁月里剩下的是孤独

在几经风雨后,珠江频道再也回不到以前的辉煌,在众多频道及节目中,吸引不到新一代年轻人的欢喜,加上循环播放的“牛皮鲜”,慢慢地失去了年轻人市场,剩下的观众更多的是看新闻的父母或是喜欢看电视剧的爷爷奶奶们。

对于很多居住在一起的大家庭来说,除了有客厅的大电视外,隔代众口味难调喜欢的节目也有时代代沟,所以老一辈很多自己房间都有自己的独立电视,一到晚上,便结伴回到自己的房间,看着自己喜欢的频道。

房门一开,爷爷奶奶看着曾经熟悉的珠江频道,播着晚上黄金剧场的电视剧,那些熟悉的电视配音,到现在依旧不变,让人梦回童年,只是主角更像是陪伴在爷爷奶奶的童年,这样的场景亦在外公外婆家出现,狭窄的房间里,一台电视、两个老人,一个频道,短暂的陪伴时光里,能让为生活不断奔波我们,静享片刻,收获一份复杂的感动。

有人说,老人喜欢念旧,接受不到新的事物,所以比较喜欢以前的东西,这也是事实,也有更多的是孤独,儿女上班、儿孙上学,家人不在身边的闲暇时光里,陪伴的更多是电视,很家长不理解,循环播放的电视短剧《七十二家房客》有什么好看,其实他们看的是自己过去的时光,也很难理解开打电视不看,却让它放着广告“牛皮鲜”,其实越老去越容易健忘,渐渐耳背的他们,只是想听听熟悉的声音不断老去的时候,喜欢转向电视里的戏曲频道,即使没有电视自己也喜欢开着收音机听听戏曲,越是老去的剩下的更多是孤独。

把所有孤独留给自己,却把慈祥笑容留给了身边的人,看到自己亲人或朋友,这就是老人最真实写照,与其说"情迷珠江”,倒不如说是看着过去时光,没有人能逃脱孤独,但却可以让温暖给他人,作为儿孙的我们只能多陪伴。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喜爱,没有人知道我们老去后,是否像爷爷奶奶们拥有一个自己喜爱的“频道”,或许是某个电视频道、或许是某个80或90后童年玩过的单机游戏,又或许是其他,只是老去的我们,留着笑容给身边亲人或朋友就够了,这样的传承一直在这片土地进行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6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