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十号线胜利穿越珠江附动画演示

苯丁酸氮芥价格 http://m.39.net/pf/a_5231270.html

铁龙穿江险施工不畏难

广州地铁十号线胜利穿越珠江

穿越珠江动画演示

工人日报客户端8月2日电被国内行业誉为“盾构铁军”的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建设者,在地质最为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广州地铁十号线,今天胜利穿越珠江。

广州地铁10号线东湖站至滨江东路站区间隧道全长余米,下穿珠江航道米。隧道位于强、中、微风化粉砂质泥岩多种地层相互交错的复合地层,沿线地面和地质环境复杂,特别是地层裂隙极为发育,极易发生盾尾涌水、涌沙、江水回灌隧道、建筑物变形开裂等风险。长80余米、重多吨的盾构机在其间掘进,就如同穿山甲钻豆腐,对盾构机密封和掘进参数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水位上涨后的珠江两岸

为确保盾构机平稳顺利下穿珠江,广州地铁、中铁建华南建设和施工单位中铁十一局的建设者们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穿江攻坚组。他们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三维动态施工过程仿真模拟,严格制定了盾构下穿珠江施工参数及控制指标。针对区间隧道的地质情况,建设者采用最新技术对盾构机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和改良、应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对珠江河床实施全面扫测、无人机巡视等,科学采集分析数据,指导掘进参数。

盾构施工作业

4月至9月正值珠江汛期。“东-滨”区间左线、右线盾构机分别于年4月6日和6月1日开始穿越珠江。6月15日,广州珠江遭遇百年一遇天文大潮和10年来最强“龙舟水”相遇,珠江潮位白天全面超警,水漫到沿江路面,广州中心城区一度出现最高超警1.1米的高潮位,给珠江下35米深处的盾构掘进带来严峻考验。

滨江东路站现场运输车辆川流不息

“潮汐的变化,不仅会使原本复杂的地质更加脆弱,更严重的还会影响盾构掘进参数。”项目经理谭忠楷介绍。

为此,建设者采用新技术加新手段,进一步提高盾构机在高水压下的施工能力。项目部启动极端天气施工应急处置方案,组织了全线应急演练,确保关键时候提供应急支援。项目团队24小时严密监测水文情况,在盾构机盾体上进行注浆止水保护,及时调整土仓压力和掘进参数,精确测量出渣量。终于,5月30日区间左线盾构机成功穿越珠江,区间右线历经两个月的日夜掘进,实现成功穿越。

滨江东路站紧贴珠江修建

在此之前,盾构机还始发即下穿运营6号线轨排井,距离轨排井围护结构最小净距仅半米,成型隧道实现了一次成优、隧道质量优良、既有线沉降控制在毫米级的纪录。

年10月10日,广州六号线盾构二标大坦沙站至如意坊站盾构区间在集团首次穿越珠江后实现双线贯通

据悉,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号线为“X”形对角线中东北-西南的结构骨干线,与多条线路形成换乘,进一步加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的覆盖,对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落实“中调”与“西联”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桑胜文何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14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