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系统念好调改育字诀领跑绿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年前碳达峰、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市国资系统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从能源结构转型、科技创新、低碳生活等方面精准发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之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广州国资国企力量。
在“调”字上发力
优化能源结构源头降碳见实招
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点就是要优化能源结构,从源头上降碳。市国资系统坚持立足主业、多方举措,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增加清洁绿色能源供给,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出硬招、实招。广州发展规划建设广州珠江LNG(液化天然气)电厂二期骨干支撑调峰电源项目,该项目较同等容量的燃煤机组9H燃机,可达到无烟尘、超低氮氧化物及近零二氧化硫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单位发电量水耗大幅降低,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燃煤电机组减少超过50%,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去工业化”大型工业示范项目,打造区域能源产业新标杆;同时,还在省内多个地市投资52个新能源项目,在四川、湖南、湖北等地投资或储备超过60个新能源项目,推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
广州发展规划建设广州珠江LNG电厂二期支撑调峰电源项目
广州环投打造7+N个循环经济产业园体系,建设城市固体废弃物前端收集、中转运输和终端处理项目65个,今年上半年共焚烧垃圾吨,产生电量亿度。
广州环投建设资源热力发电厂利用焚烧垃圾发电
广州港集团与中国船舶集团就属下广州港船务有限公司正在运营的8艘内河船舶天然气(LNG)动力改造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标志广东内河港航产业迈入“油改气”阶段,预计年完成改造,据初步测算对比柴油每年碳排放量减少将超过10%。
广州港集团与中国船舶广州公司签订船舶LNG动力改造项目
珠江钢琴在增城厂区充分利用停车棚、建筑物天面等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并接入珠江钢琴供电网络,实现厂区光伏发电“自给自用”。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首款氢气发动机点火成功,标志着广汽发动机正式迈入“零碳排放”时代,发动机的目标热效率有望突破44%,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可实现“零碳排放”。
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首款氢气发动机
在“改”字上着力
加大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规范发展、产业提质增效的倒逼作用,加大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新材料应用及微观循环改造,实现产品与服务智能化、低碳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广州公交想方设法以电动化促进节能减排,累计投放运营纯电动公交车1.2万辆、纯电动出租车1万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15辆,能耗从年的42万吨标准煤降至年20.3万吨,降幅超过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8万吨。
广州公交集团投放纯电动公交车新车
广州轻工属下虎头公司引进1条高端智能电池生产设备和1条包装线,每月新增电池产能约万只,推出环保安全的碱性新技术产品,新技术产品5号电池比升级前放电次数多35%,7号电池多15%。广州地铁在近期开通运营的十八号线首通段采用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季节自动调节暖光、冷光、自然光,根据客流强度自动调节光线强度,大大降低车站的照明能耗,每天降低的耗电量相当于80个普通家庭一天的用电。
广州地铁十八号线车站智能照明系统
广州交投将花莞高速打造为华南首条城区绿色公路,应用智慧照明管控系统,实现“车来灯亮、车走灯暗”,据测算,在运用智慧照明技术后的增城区宁西街段,年节约耗能约1.4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量约13吨。
广州交投花莞高速智慧照明管控系统
越秀集团下属越秀地产定期完善《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细则》,将绿色建筑标准应用于住宅、办公、商业等所有开发项目,实现从项目设计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控,严控绿色建筑标准。广州建筑产研院设计建造的“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办公楼”,采用多层隔音材料组合和隔离辐射材料,可节约30%以上空调能耗,在屋顶打造“人工湿地”,通过对可循环材料的再利用和结构优化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4%。
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办公楼屋顶打造“人工湿地”
在“育”字上下力
倡导低碳生活营造环保新时尚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需要国家攻坚克难的决心,也需要每个市场主体及个人的脚踏实地行动。市国资系统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坚决扛起减碳责任,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广州酒家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