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科学大讲堂从万户飞天到搭电梯上太

“15世纪末,中国出现全球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向太空的人;未来,人类进入太空不需要搭乘飞船,在电梯按个层就可直达。”10月7日,珠江科学大讲堂第89讲在广州正佳广场正佳大剧院举行,清华大学通识讲座教授、原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带来演讲《迈向太空——工作和休闲在地球之外》。

世界航天梦想第一人是明朝的万户

孙维新的演讲以国人熟悉的典故“万户飞天”开场。该典故讲述的是一个中国明朝的叫万户(称谓,原名为陶成道)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坐在绑上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飞向天空。但是火箭爆炸了,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人们称他为““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太空科技日新月异。孙维新展望,未来人进入太空不需要搭乘飞船,在电梯按个层就可直达。太空电梯或将使用一种叫做“纳米碳管”的新材料制作的电梯缆绳,纳米碳管内有很多细丝,构成超级纤维,软度超过了塑胶,结实超过了钢铁。“新材料的发展,让太空电梯有望成为现实,人们在月台上出发不需要制造污染,就可以进入太空了。”

同时,孙维新回忆在美国的工作经历,分享了他所看到的航天飞机发射前往太空时的壮观景象。“那时最期待的就是在佛罗里达州,在发射的前半小时可以放下手边的工作,看一下发射的转播。”

航天飞机点火、起飞,到地球的第一轨道,只需花费8分钟。与想象不同,太空离人们很近,只要往天空跑上公里就进入了太空,开车去太空只要一小时,只不过汽车是往上开。8分钟进入到轨道之后,主引擎一关,进入了失重状态,所有的东西都漂起来,只要一松手手里的东西就飘在前面;想吃东西,打开一袋巧克力豆,巧克力就会全部漂浮起来;水杯打开之后,往下倒水水也不会流出来;杯子倒过来往上一抽,杯子里的橙汁马上会变成完美的球形。

未来上太空如同搭地铁降低成本是关键

为什么人类要进入太空呢?孙维新说首先是因为好奇心,自古以来到现在,每个人走到星空下面,都会产生“有朝一日,我能不能和星星月亮太阳同游”的想法。其次是实现去小行星采矿、太空观光和清除垃圾这未来太空事业的三大商机。另外一方面,人类也在探索除地球外有没有别的新家园。如何把进出太空的成本大幅降低?需要依靠厉害的科学家、工程师。

孙维新认为,未来人类进出太空的成本将降低到现在难以想象的地步。刷刷卡,跟今天赶地铁差不多就能上太空了。这就是太空时代。

将航天技术交给民间去发展,正让进入太空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年2月7日,一辆红色跑车在太空漂浮的照片让世界为之惊艳。这是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利用“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将款特斯拉超级跑车运送到环绕地球的轨道。马斯克说,年他将把1万人送到火星,建立第一代的火星殖民地。他制造了当前地表最强火箭——猎鹰九号,可以将64吨物体送往太空。更为重要的是,马斯克还发明了火箭回收技术,可准确降落在大海中的平台上。回收火箭重装燃料就可以重新使用,让宇航成本大幅降低。孙维新认为,人类一定会跨出地球,成为跨行星物种。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通讯员:吴晶平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