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船坞依旧清水白沙望江听风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品酒吃茶、望江听风,
喜乐常临于心。
位于番禺上漖村珠江畔,由一座老船厂改造而成的文化酒店,房间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简单自然。改造过程中摒弃了繁杂,留下了纯粹,有颜值更有故事!
3月,番禺繁花盛开,木棉花也爆满了枝头。白鹭鸟在江边低飞,熹微的江风、颤动的树叶、洒下点点斑驳的阳光。被6棵木棉树环绕,番禺江边这家老船厂又迎来了一年“只此红绿”的春色,吸引了大批摄影师和市民前来拍照,成为文化打卡热点。
旧船厂大门
壹
清水白沙,望江听风……
迎来了“只此红绿”的春色
位于洛浦上漖村龙舟西街4号的“上滘船厂”,是一家有着30多年造船历史的造船厂,在时代的大潮中“搁浅”,但船坞、车间、码头都被保留下来,坞门、排灌水设备、起吊设备、坞室仍维持日常的使用状态,工业设备被巧妙地融入到新业态的运营中,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如今成为了一家别致的文化酒店——喜临院。
船厂门头上猩红的四个大字“上滘船厂”已经褪了色。推开木门,树影斑驳的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百年老树下,有一方碧绿池水与湛蓝无边的泳池,一艘游艇自在游弋,别具水乡特色的风雨长廊露天小吧……光影之下,一步一景,似乎让整个空间都荡漾了起来,一切看似无序,但却让人顿感自然舒畅。
喜临院航拍图
这个江边的大院落,
既有老船厂的工业痕迹,
又有假日酒店的景致,
阳光轻暖,果木飘香,清水白沙,望江听风……
“有些东西,也说不出什么缘由,在你不经意间,毫无预兆地闯进你的生命里,就再也离不开了。”改造老船厂这个念头一出现,喜临院负责人高宇再也停不下行动的步伐。
年春天,老船厂正式开始动工改造。高宇花了3年时间,重新塑造了这个小院,让人和那些自由生长的植物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喜临院”以水为枕,布局设计上坚持“无序中的有序”,每个空间风格独立,但又以最质朴的石头、木头、老砖老瓦还有水作为联系和索引,构成院落的整体意境,房间以24个节气命名。
江边的老木棉也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每年3月,鲜艳的木棉花与砖瓦房成为春天里最质朴宁静的风景。
喜临院的网红房间“年月”,是一座浪漫的玻璃屋客房,被郁郁葱葱的绿植包围,与一颗老木棉温柔相伴。在春天,江风徐徐,木棉花不时掉落在江边的阳台上,浪漫唯美!
贰
见证时代变迁
老船厂的“前世”故事隽永悠长
上漖村位于洛浦街北部沙滘岛中部,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带,平均海拔不足5米。沙滘岛珠水环绕,河网纵横,北有沥滘水道,南有三支香水道,村民世代临水而居,船是村民旧时最为普遍的交通出行和生产工具之一。上漖村水域江水流速平缓,水运交通方便,利于木料的运送和新龙舟下水,是造船的天然良港。从清末开始造龙舟,至今多年,这里也成为远近闻名的造船基地。上漖龙舟制作技艺成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院内龙舟文化
船厂是番禺“渡口生活”的缩影,留存了独特的广州生活记忆。
上滘船厂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是番禺最早的一批集体所有制龙舟制造厂。年,16岁的何伟洪进入上滘船厂成为龙舟制作学徒。年,当时36岁的龙舟厂工人何伟洪,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承包下了上滘船厂,使之成为番禺早期的私人船厂之一。这也是由广州民间资本兴建的首批制造产业之一,继续从事龙舟的生产和制作。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龙舟活动规模减小,龙舟需求量下降,龙舟厂生意大受影响。处于龙舟厂经营危机中的何伟洪从中看到了新的契机,顶住压力力主改革,先是修缮船坞和车间,利用上漖天然良港的地理位置,将上滘船厂的主营业务由传统龙舟制作转为保养、修缮往来于港澳的大型海事运输船只。转产后的上滘船厂,修船生意络绎不绝,20多年间累计修理各类船只近艘次。上滘船厂见证了粤港澳经济交流所带来的船运业的蓬勃发展,也是改革开放与时代变迁的见证者。40年来,番禺已构筑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水运不再是主导,而轮渡也陆续停运,老厂长何伟洪由于年事已高,年,他经营了多年的上滘船厂不得不停业荒置。
木棉花掩映的庭院(喜临院供图)
半个世纪以来上滘船厂的发展历程和老厂长个人的奋斗经历正好是新中国和改革开放大时代的缩影,见证了传统龙舟制造业的兴衰变迁,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带来的个体经济兴起,以及粤港澳经济交流带来的航运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
叁
让城市留下乡愁记忆
老船厂涅槃新生
随着经济发展,珠江沿岸的房地产开发也不断推进,同类厂房在番禺已经消失。上滘船厂完整而典型的船厂布局及构造,干船坞、车间及码头被保存完整下来,被活化成为公众文化空间的上滘船厂成为一本面向公众的立体教科书。废旧老船厂的成功活化,顺应了国家和广东省“发展民宿与促进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导向,是广州市旧厂房和建筑改造和活化的典范,也得到社会及各方领导的认可与支持。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及展示,保留了上漖及洛浦的文化记忆,同时也为公众营造了珠江边的良好景观空间。
立春房
江边阳光餐厅艺术氛围浓厚
江边阳光餐厅
喜临院,旧时光与新设计的巧妙碰撞让老船厂涅槃新生,成为集文化艺术与商业为一体的文化体验酒店,酒店内的龙舟主题展示和宣传,让大众近距离接触和认识了上漖村的传统龙舟文化,已成为广州设计酒店的特色代表作,多次举办跨国艺术展览及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基地和全国建筑师、设计师的赋能项目基地。作为船厂和渡口,上滘船厂保留着番禺水乡的记忆,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年9月,广东电视台拍摄的“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中,上滘船厂也被特别收录,并制成影片《这个地方以前修船,现在造梦》。
扫码看视频
来源:番禺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