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读懂番禺丨番禺汉墓上央视将于
番禺汉墓上央视啦!!!
今明两晚21:10
央视10套科教频道
《探索与发现》栏目
将播出《番禺汉墓》
在番禺发现
数十年苦苦寻觅不见踪影的汉墓
广州城市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但多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只在今天珠江北岸的广州老城区找到了两汉时期的各类遗存,珠江南岸广袤区域始终一片空白。
难道说数百年里,广州都只是一座孤城?
年,番禺区的一处工地突现东汉大墓。紧接着,相邻的两个山岗也分别出现了汉墓,其中一处墓地竟然超过了22座,而且这些墓葬营建极其考究,规模也一个大过一个,其中不乏三室一厅,四室一厅的地下“豪宅”。
双室汉墓
从一个墓地两三座小墓到一个墓地数十座四室、五室大墓,番禺东汉墓井喷般出现。尽管墓葬多数被盗,但依然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随葬器物。
在考究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墓葬中高大的穹隆顶疑似是来自西方的建筑技艺,它和随后出现、同样带有西方风格的金戒指证明,海上丝绸之路很可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考古队员勘探
广州番禺小谷围内的古村
发现两座南汉帝陵
明末清初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卷二云:“下番禺诸村。皆在海岛之中。大村曰大箍围。小曰小箍围。言四环皆江水也。凡地在水中央者曰洲。故诸村多以洲名。洲上有山。烟雨中望之乍断乍连。与潮下上。予诗。洲岛逐潮来。”因此,小谷围原名叫小箍围。
年以前,它还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岛,如今它已成为高校林立的教育重地,历史的长河淹没了这座小岛曾经的荣光。如果不是两座南汉帝陵被发现,小谷围城市皇家陵园所在地的历史,恐难以重见天日。
清理墓室
南汉二陵,是南汉高祖刘?(音同“岩”)及其兄长南汉烈宗刘隐的陵墓——“康陵”和“德陵”的并称。两座帝陵相距米,彼此呼应,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王朝渐行渐远的故事。
督亭长陈诵墓砖
年,康陵的发现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随后,德陵和康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广州大学城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汉二陵博物馆
五代十国考古的重要发现
重新评价南汉对岭南发展史的作用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认为,古代南汉国立国55年,实际上它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地方政权,也是第二个以广州为都的地方政权。
55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但是它对广州城市发展甚至岭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双室汉墓
康陵哀册文碑的发现,不仅明确了墓主人的身份和下葬年代,还更正了《广东新语》等文献史志对德陵和康陵的错误记述,解决了历史悬案。康陵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这一时期唯一布局完整的陵园,围垣四隅双角阙和陵前设廊式建筑的建制也与历代陵寝制度有所不同。它将为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发展,提供新的材料。
易西兵表示:“‘西汉二陵’的发掘是五代十国考古的重要发现,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南汉历史,弥补我们之前对南汉认识的不足,也有助于我们重新评价南汉政权在广州以及岭南发展史上的作用。”
来源:记忆番禺、岭南文化
编辑:梁可晴
校对:张艳英
审核:胡海花
复核:胡璐斯
签发:徐建业
RECOMMEND推荐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