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

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目标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概述

(1)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发展

1,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城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指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工业化一般采用工业产值比重、就业人口比重等作为指标;城市化指标主要有城市人口比重和城市用地规模等。)

(2)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措施

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低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知识补充: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及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特点存在异同。

相同点: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但城市化水平已超过工业化水平;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不同点:1,工业化、城市化特点不同。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时间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都较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晚、发展快,导致城乡差距增大,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盲目流动,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不同。在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较为合理;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远远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发展不合理,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契机)。影响:1,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3,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区地区寻找新的出路。

-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

(2)国内背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先机)。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得到许多优惠政策,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位于南部沿海,临近港澳,靠近东南亚(内因)。影响:1,发挥劳动力丰富、低价低廉的优势;2,临近港澳,靠近东南亚,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4)本地特殊优势: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推动)。影响: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有利于投资、引商和引资。

知识拓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不利条件

(1)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

(2)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北部有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辐射的国内市场范围有限。

(3)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1,第一阶段:-年

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具有政策优势和侨乡优势,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恰逢发达国家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劣势: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

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原因: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处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影响: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该区域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存在问题: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2,第二阶段:年以后

优势:有工业实力大为增强;恰逢世界经进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及发家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劣势: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

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原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影响:至年,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4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存在问题: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年与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1,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工业化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还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同时吸引外地人口迁入。②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非农业用地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2,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数量变多: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乡村、城市交错分布。

城市规模扩大:农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以上两方面的综合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四、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崛起,珠江三角洲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处于劣势,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外商投资区位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他地区,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动力减弱。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变化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间缺少分工合作。导致城市竞争力明显下降,引发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问题,“城中村”现象普遍。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能源、交通、工矿企业迅速发展,“三废”排放量大,处理量小。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加剧,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如: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显著。

(2)调整和治理对策

1,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原因: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

广州南沙开发区

广州南沙开发区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石化、钢铁和造船基地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原因: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各城市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逐步趋同,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逐步减弱。

3,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查处私招滥雇的企业,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原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现象较为普遍。

注意:

(1)重化工业能够为区域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判断一个区域的工业发达与否,重化工业的发展程度是一项重要指标。重化工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先天的弱势,应该重点发展。

(2)珠江三角洲内部各城市之间实现分工与合作,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合理完善的区域城市结构。“大珠三角”的构建,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共享资源,增强整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3)区域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往往形成城市群,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群可以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构建城市群需具备以下条件:高密度的聚落、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发达的网络结构、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

五、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1)珠江三角洲模式

1,推动力:对外开放、外企建立。

2,区位条件:临近港澳,国家政策优惠。

3,特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城市化进程快。

4,存在问题:遍地开花,城市间功能重复,协调性差。

(2)苏南模式

1,推动力: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

2,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好,城市密度大,交通发达。

3,特点:生产要素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依赖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城市等级比较合理。

4,存在问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

(3)浙江温州模式

1,推动力: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2,区位条件:区位条件较差,虽在沿海地区,但远离经济中心,山地丘陵地带交通闭塞。

3,特点:把小企业做大做强,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中心城市发展快。

4,存在问题:企业竞争分散,内部竞争强。

(4)东北模式

1,推动力: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重工业发展。

2,区位条件: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3,特点:随着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当地的钢铁、化工、建材、森林工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4,存在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

(5)云南德宏模式

1,推动力:沿边开放,边境贸易迅速发展。

2,区位条件:临近缅甸,国家政策优惠。

3,特点:加快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和大西南地区开辟新的产品市场和原料基地,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

4,存在问题: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缺乏、管理薄弱。

六、我国五大经济圈

我国五大经济圈

(1)长三角

1,有利条件: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善,投资环境优良;统一的电三角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雄厚的技术力量;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市场广阔。

2,不利条件:能源、矿产资源缺乏;土地资源紧缺;环境质量下降。

3,发展方向:继续使工业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研

制,开拓国际市场。

(2)珠三角

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是著名的侨乡,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对外开放程度高。

2,不利条件:能源、矿产资源不足;水资源及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3,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区内各城市的相互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

(3)环渤海

有利条件: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统一的电网;交通便利;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华北、东北;农业基础好;信息发达,高素质人才资源丰富。

2,不利条件:能源、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3,发展方向: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

(4)西三角

有利条件:能源(水电)、矿产资源丰富;水运便利;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三峡等工程建设的拉动作用。

2,不利条件:交通不便;思想观念落后,对外开放程度低;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3,发展方向:积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系统;加强对外联系,优化投资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5)东北

有利条件: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重工业基础好;国家政策扶持;劳动力资源丰富。

2,不利条件:能源、水源供应不足;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

3,发展方向: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适当限制某些能耗大的工业发展;治理环境污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5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