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投产发电珠江流域最大的水电清洁能
随着大藤峡水利枢纽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珠江流域最大的“水电清洁能源走廊”形成
一滴水经过可发10次电
一起到现场看看吧
9月2日上午,国家水网重要骨干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最后一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大藤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全面完工,较国家批复的建设工期提前4个月。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何治波介绍,大藤峡水利枢纽作为红水河10个水电梯级开发的最后一级,它的全面投产意味着经历近半个世纪建设的红水河10座梯级水电站全部投入运行,一滴水经过红水河和黔江可发10次电,形成珠江流域最大的“水电清洁能源走廊”,这是珠江流域各水利建设单位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据测算,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大藤峡10座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协同运行,年均发电量可达多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多万吨。同时,形成总库容多亿立方米的梯级水库群和战略性淡水资源库,对保障珠江流域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和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大藤峡水利枢纽是国务院确定的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项目,是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功能于一体的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工程,总投资.36亿元,计划工期9年,年11月开工建设。在大藤峡水利枢纽的“心脏”,记者见到了国内最大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全部8台机组一年可发电60.55亿千瓦时。与想象中不同,发电机组运转的时候,记者站在旁边并没有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也没有感受到强烈的震动。“水轮机和发电机核心部件由我国自主研发,技术指标名列该类型机组首位。”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黄俊介绍。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还有多项技术指标刷新国际或国内纪录,其中大藤峡船闸是目前国内水头最高的单级船闸,有16层楼高,比三峡工程的闸门还要高出9米。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勋发介绍,大藤峡水利枢纽在建设运营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和治水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各项生态措施,打造“人水和谐、生态多样、工程壮美”的一流生态水利工程。与其他9个梯级电站相比,大藤峡水利枢纽的功能更加全面。
防洪方面,它与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可将梧州市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至年一遇,将珠江三角洲重点防洪保护对象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至到年一遇。在抵御去年西江第4号洪水过程中,该枢纽拦蓄7亿立方米洪水。航运方面,将黔江通航等级由吨级提高至我国内河航运最高等级0吨级,打通珠江黄金水道关键节点。船闸24小时通航,目前累计核载量超1.9亿吨,带动地方超百亿元产业发展。发电方面,该枢纽总装机万千瓦,已投产运行机组发电超亿千瓦时,为区域电力安全提供重要支撑。水资源配置方面,将流域应急补水响应时间由10天缩短至3天,先后12次参与应急调水,累计补水量达18亿立方米,有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灌溉方面,可解决桂中地区79.2万公顷耕地、万人干旱缺水问题。
为最大限度减少水电开发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一中心、双鱼道、双增殖站、五人造生境”,是全国水利工程中最大的水生态保护体系,满足珍稀鱼类繁殖洄游的过坝需求。年以来,该工程累计增殖放流鱼苗万尾,自主繁育乌原鲤等9种珠江流域珍稀、特有鱼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