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湾区正能量舆论强音

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以“发展与秩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为主题的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州拉开帷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党的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就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作出重大部署。作为媒体大省、网络大省,推进全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广东省委省政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求广东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走在前列。

过去5年来,广东全媒体传播矩阵建设扎实推进,优质内容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才活力有效激发,对外传播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南方+、羊城派、触电、21财经已成为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平台,全省60多个县、区级融媒体中心与省级技术平台“珠江云”对接……广东重塑舆论生态格局,做大做强主流声音,充满“正能量”的舆论强音正在粤港澳大湾区澎湃不息。

主流“爆款”讲好湾区故事

“学习党史也有新学法,既有料有趣,又出新出彩!”建党周年之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今年4月共同发布“广东红色文旅护照”。市民跟着南方日报、南方+推出的“广东红色文旅护照”融媒产品,参与线上答题打卡,学习30处红色史迹历史故事,在广东大地掀起一股打卡红色文旅地标热潮。与此同时,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推出《穿越百年追寻你》5G跨屏党史课堂,以全实景、真跨屏的方式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

“广东媒体走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主任罗昕教授观察到,不少重大事件、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都体现出强大的互联网思维,轻阅化、年轻态的要素的加入,也使报道与年轻人的生活空间更加贴近。

在广东,越来越多媒体注重挖掘具有情感性的素材,让优质内容更具情绪感染力,从而产生社会共情共识。去年疫情期间,一幅幅褪去口罩的“战疫天使”肖像在城市地标亮起。前线医护坚毅的眼神、乐观的笑容温暖了广州城。

这是来自南方都市报的“最美逆行者”系列融媒报道。在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下,“为最美逆行者亮灯”致敬行动得到全省21个地市云集响应,燃爆全省。报道也在日前出炉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融合创新一等奖。

随着深度融合的全面推进,广东探索出一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融互通、此长彼长的深度融合之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构建了报、刊、网、端、微、屏等多元传播矩阵,打造出南方+、N视频等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传播平台,南方+下载量超过万;羊城派下载量超过万,触电新闻下载量超过1.02亿;新花城、读特、花生FM等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移动平台;广东广播电视台“粤听”APP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粤语音频平台,用户下载量超过万……

与此同时,广东着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对外传播媒体集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设立对外传播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州广播电视台等在香港设立记者站,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对外传播中心以南方英文网为主平台,打造多语种新媒体制作中心。“横琴方案”“前海方案”9月正式发布,南方英文网随即推出分析观察报道《中国推进横琴前海改革方案香港澳门经济“破局”在即》,以汉、英、葡、德、西、法、日、韩等19种语言发布,影响力持续发酵。

为不断激发人才活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实施“宝贝人才”工程。其中,“南方网红”工程鼓励、推动一批名记者、名评论员、名编辑、名主持人抢占新媒体平台,提升优质内容生产、供给能力。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南方新闻铁军”活跃在湾区舞台,展现雄风。

技术赋能内容供给侧改革

媒体融合离不开技术驱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融合注入新气象。信息技术革命成果,赋能媒体内容生产模式、丰富传播形态和样式的创新,正成为广东媒体深度融合的一大特色。

广东广播电视台积极探索和运用4K、S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全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高地,通过技术赋予视听节目内容更多新形态。去年8月,用于支持广东广播电视台14个开路电视频道的高清播出和1个4K超高清电视频道播出的高清/超高清播控中心正式启用,技术应用再上新台阶。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近年在技术领域均有较大投入,并体现出逐年增长趋势。集团拥有“媒体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出版融合发展实验室”两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方新闻网全面升级电子党务政务和商务服务能力,建成融媒体中心管理平台、广东新媒体矩阵管理平台、智慧党建系统平台、粤港澳大湾区资讯中心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互联网工程项目。南方新闻网先后建设“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网上展馆”“港珠澳大桥网上展览馆”等系列网上展馆集群,累计点击量超2亿,多万网友留言点赞,获中央网信办“全国网上群众路线优秀创意案例”。

凭借独特的南方党媒算法和“新闻+政务+服务”能力,南方+客户端在省级党端、大湾区传播平台中占据第一权威移动发布平台地位;南方都市报探索跟进业内5G、物联网、AR、VR、AI、互动视频等新技术自主研发“N视频”,引领视频表达的华南范式,打造中国一流视频平台;南方周末内容付费工程则以用户为核心、以内容付费为纽带,技术重塑再造南周的生产流程和消费场景,成为国内媒体知识付费的应用范本。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中,南方+移动发布平台、南方都市报体制机制创新项目、南方周末内容付费工程全部入选,为全国推进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全省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内容供给侧改革,也依托技术创新得到不断深化。目前,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承建的省级技术平台“珠江云”已完成60多个县、区融媒体中心接入。在“珠江云”平台的支持下,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成了统一指挥调度中心和新闻信息采集中心、编辑中心,打造集内容策划、生产、分发于一体的融媒体系,基本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

通过“珠江云”平台,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实现横向和纵向合作互动,如广东广播电视台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合作开展融媒直播报道,年推出两会特别报道《只争朝夕看广东24小时》、年推出惠州青年党史学习教育特别直播“百年回眸振青春

最燃红星路”,等等。

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成后,打造出一批更有传播意识、服务意识的成功案例。其中,清远清新区融媒体中心成立清新MCN机构,通过搭建优质内容信息流平台、完善农产品电商产业链、打造优质品牌、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利用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助农营收1万元。

为社会发展贡献媒体智慧

随着主流媒体的价值链不断延伸,广东媒体也从传统的新闻生产者,延伸至连接者、组织者、服务者、观察者、分析者、评价者、社会治理的参与者等角色,现代传播体系在进一步构建和优化中。

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广东媒体利用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发挥融媒效能,积极推动护农支农、复工复产,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南方+客户端自主研发全国疫情地图、广东疫情地图、确诊病例周边小区查询等工具类产品,推出“在+上课”“在+看展”“在+招聘”“在+购物”等系列服务功能。广州“新花城”客户端年3月上线的“广州电视课堂”累计点击量也达到9.亿人次。

今年3月,作为国内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湛江徐闻“菠萝的海”迅速“火出圈”。南方农村报助力湛江徐闻打造本地网红“菠萝姐妹”,发起“广东喊全国人民吃菠萝”的倡议,并通过系列朴实有趣的新媒体产品,让徐闻菠萝在抖音、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