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啤酒燕京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到

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关于啤酒行业,前面也已经聊过,今天就再次进入啤酒主题,看懂啤酒股的未来。啤酒股估值一直都很高,其中的原因与行业特性有关,即行业净利率长期个位数,净利率基本在3-5%,是不是和军工很相似?没错,军工股估值高也是与军品定价有关,导致了净利率也很低。进入主题吧。

一、净利率和利润敏感性测算

1、调整后的净利率

先给大家看一张表:

上面这张表是A股主要的四家啤酒企业的盈利能力情况,即净利润和净利率。其中,净利率来看,重庆啤酒是最高的,从16年的5.9%提升至19年的18.7%,其次是珠江啤酒,也从3.3%提升至12.3%。相反,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则较低,净利率提升幅度不大,年财报净利率也仅分别为2.1%和6.7%。净利率相差如此之大,具体原因,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找找原因,此处我就不详细展开了。

这些大家看到的都是报表上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这里面当然包括了一些非经常性损益,例如政府补贴等。

再继续看下面这张表,是经过我调整后的净利率。

大家也许会问,这个净利率怎么来呢?不着急,我逐个给大家分析。

调整后的净利润=毛利额-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所得税。

以上12-19年的表格财务数据就是根据上面这个公式计算得来的,以上几个财务数据的选取,也是经过了综合考虑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重庆啤酒的共同特征进行比较,因为这几家啤酒企业中,有的政府补贴高,有的财务费用低,有的研发费用高,投资收益高等等因素。而经过剔除掉这些因素去比较,即主要是啤酒业务的比较,这样比较参考价值的意义或许会更好。

所以,经过调整后的净利率,大家也看到了,和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净利率是有差距的,即净利率会更低。例如,剔除上述因素后,年重庆啤酒的净利率为12%,珠江啤酒为6%,燕京啤酒为1.8%,青岛啤酒仅为2.4%。除了燕京啤酒调整后的净利率与报表实际净利率相差不大以外,其余三家的调整后的净利率则仅为实际净利率的一半左右,甚至更低。

看到了么,我们国内的啤酒净利率是不是很低?但是倘若对标国际啤酒巨头,例如百威和喜力的净利率10%,那么,重庆啤酒的净利率提升空间难度是不是很大?相反,而燕京啤酒、青岛啤酒以及珠江啤酒的提升空间是不是又有机会?当然,青岛净利率低,也与其产品结构多为中低端为主有关,毕竟高端销量目前占比也才20+%出头,而珠江啤酒则接近40%,港股的华润净利率也与青岛大同小异、基本以低档啤酒为主。除了这个因素,也与经营效率高低有关。

因此,经过简单对比后,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珠江啤酒未来的净利率还是有6-7%的提升空间,重庆啤酒倘若提升提升,难度相对较大。所以,10%的净利率可能是行业的上限值。

2、利润弹性的测算

咱们再接着看上一张表,如下表相关数据,不妨对上述四家啤酒企业年的净利率水平做个推演:

第一步先是测算收入。

收入可以拆分为两个因子,即收入=销量*价格。

先看销量。

由于啤酒行业的销量增长与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均GDP高度相关,即20-49岁人口为啤酒主力消费人群,目前国内该年龄段人口占比也已从年的49.70%下降至年的44.61%。如果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前后,啤酒人均销量均会出现回落情况,这背后的原因与大众消费习惯的转变离不开,毕竟目前大家的啤酒消费习惯逐渐从豪饮到追求品质逐渐过渡。例如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元,基本是处于1万美元的新台阶。

而目前国内啤酒的人均消费量,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年全国总人口14.04亿,以及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全国啤酒产量.1万吨,再结合国内的啤酒产销数据基本是%,所以产量可以等同视为销量。

所以,按此算法,可得年国内啤酒人均消费量为26.8升/人(黑龙江53升/人、山东48升/人、辽宁47.6升人、广东33.4升/人),而全球的啤酒人均消费量在25升/人,日本、韩国则为40升左右,美国在60多升左右,如果与文化相近的亚洲国家相比,人均消费量的提升空间难度很大。所以,预计未来5年四家啤酒企业的销量增速给1%。

再者就是价格。

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家啤酒企业的出厂吨价主要集中于-元,倘若对标国际啤酒巨头,例如百威的啤酒出厂吨价在-元,喜力相对高一点,提升空间基本还是有1倍多。而且从零售价角度看,国内啤酒吨价都不到美元,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都在美元左右,提升空间值得期待。

未来5年的四家啤酒企业,出厂吨价复合增速给的是5%,最后得出年,珠江啤酒的出厂吨价为元,燕京啤酒为元,青岛啤酒为元,重庆啤酒为元。

经此测算,珠江、燕京、青岛及重庆四家啤酒年的啤酒销售收入分别对应为57.6亿、.7亿、.9亿、49.9亿。

这就是收入的测算,当然,也不排除未来通过市占率的提升来抢占份额,此处暂且不考虑这个因素。

第二步就是毛利的测算。

对于啤酒行业的收入增速,事实上主要是来源于毛利率提升的带动,所以,收入增速跟毛利增速是非常接近的。对于啤酒吨毛利的提升,主要因素有品类创新升级加快,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中高档需求增长,加之有进口啤酒冲击,所以啤酒行业的整体竞争属性,也逐渐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即从规模和成本优势向产品优势转移。所以,在增利诉求的驱动下,年各大啤酒上市公司都纷纷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推出高端产品等方式进行产品结构升级,向高端方面延伸。

所以综合收入增速,以及产品结构升级、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罐化率提升、关闭工厂等因素,给予毛利额-年的复合增长率为9%,高于收入增速的6%。因此,最终可测算出珠江、燕京、青岛及重庆年的毛利额分别为30.9亿元、71亿元、.4亿元、24.2亿元,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53.6%、46.5%、45.9%、48.5%,而年的毛利率对应分别为45.5%、39.4%、38.9%、41.1%,除了珠江啤酒毛利率分别提升了8个百分点以外,其余3家则为7个点左右。

这也看得出,目前中高端产品占总销量比较高的,则未来对毛利提升的敏感性也会比较强,受益较大。

再补充一点。

如下表,从吨酒价毛利看,重庆啤酒近年来处于逐年上升趋势,从年的元/吨提升至年的9元/吨,珠江啤酒和青岛啤酒则从18年才开始提升,燕京则从去年开始有所表现。

再结合收入测算表,可得出年,重庆、珠江、青岛、燕京啤酒的吨毛利分别提升至元/吨、元/吨、元/吨、元/吨。

以上就是对收入和毛利的测算。接下来,就对费用做个测算。

第三步,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所得税。

税金及附加的比例可以根据四家啤酒企业过去12-19年占比收入为8-11%的比例,相对应地给个值,此处给的值是10%。

销售费用的增速,基本是与啤酒销售收入相对应地,此处给予19-25年的复合增速5%,低于收入增速的6%。

管理费用变化不是太大,此处给予1%。

所得税率,则按过去12-19年占比收入2%左右的比例取值。

所以,最终测算下来,珠江、燕京、青岛及重庆年的净利润分别为9.9亿、19.2亿、44.9亿、9.9亿,较19年分别增长了%、%、%、%,复合增速分别为26%、47%、37%、15%。

到此,整个推演过程也基本结束了,你们看出什么了吗?

我来给大家说下吧,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说,产品净利率相对较低的企业,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如果进行提价,则未来提价后的利润弹性会非常大,这就是为何重庆啤酒19年调整后的净利率最高,而年时利润弹性如此低,反而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净利率最低,但利润弹性却最大。

当然,以上都是基于假设,每家公司的具体情况也会不一样,未来的净利润也不一定达到如我所测的水平,仅是一种分析思路罢了。还有,倘若这个假设未来成立,则到年,经过测算后的珠江啤酒和重庆啤酒的毛利率竟然能够达到17%和20%左右,是不是很厉害?未来能不能做到这么高的盈利能力,只能拭目以待了。

二、对啤酒股提价的几点看法

一般,对于提价可以分为两种,奢侈品提价和大众消费品体提价。前者的典型代表就是茅台、片仔癀等,确定性高,此类产品有特定的消费人群,提价周期长,长达10年以上都有,反映在报表上就是业绩也具备持续性,所以这种标的的提价也是可以进行长期投资持有的。而后者的代表就是酱醋、榨菜、啤酒、牛奶、肉制品等,提价周期一般为5-10年,由于定价比较低,利润率也就低,所以深受大众市场喜爱,这类提价的机会往往更多的属于阶段性,所以,介入时间最好是低价时期,再分析好它的提价周期,待尾声到来时卖出。

我们再回到啤酒行业,啤酒属于大众消费品,所以提价也有一定的周期,啤酒过去10年,已经经历过了3轮提价,均因包材(占比成本50%)、大麦(占比成本12%)等成本上涨而被动提价。第四轮的提价,抑或即将会以利润为诉求进行提价。由于啤酒作为大众品,竞争对手又多,很难做到一家独大局面,所以龙头也不敢轻易提价。

对于啤酒行业未来的提价,将会来源于几个因素:

因素1:竞争格局趋于稳定

在扩张期,啤酒厂商忙于跑马圈地,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时常以短兵相接的价格战方式进行竞争,可是价格战的背后往往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目前CR5份额即将达到85%,而且国内大部分区域市场基本形成了寡头垄断,不再用打价格战来占领市场,因为依靠降价促销的性价比会越来越低,这为提价奠定了基础。

因素2:消费场景

从当前啤酒行业消费场景来看,现饮占比已提升至51%,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程度低,从而更容易实现提价。

因素3:罐化率提升

与传统的瓶装相比,铝罐材料成本会更低,例如铝罐成本为0.5元/个、而玻瓶为0.8元/个。国内近些年啤酒罐化率也在提升,由年的15%提升至年的26%,如青岛啤酒目前大瓶啤酒占比约为2/3、听装啤酒占比约25-30%,珠江啤酒则接近30%,对比日本罐化率90%(朝日啤酒超50%)、英美70%,未来提升空间也可观。的罐装比例仍具可观空间。

另外,罐化率提升以后,运输成本也将会更便宜,所以产品毛利率也会更高,因此在这些因素下,就更具有定价权优势了。

因素4:高端化升级

目前国内百威啤酒销售均价为4.7元/升,嘉士伯为3.7元/升,而华润才2.9元/升,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以往由于行业龙头都将竞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4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