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天40年后,王小帅完成了我的一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www.txbyjgh.com/index.html

--,新中国走过70年峥嵘岁月,老一辈电影工作者为电影事业挥洒青春与热血,铸就了新中国电影的辉煌。

为记录、定格我国电影艺术家珍贵影像,向与新中国同龄的老一辈电影人致敬,CCTV-6电影频道从9月1日起,每日20:10播出70集电影系列人物专题节目《封面——我的电影故事》。

节目拍摄采访了70位七十岁以上电影艺术家,一段段口述“我的电影故事”串起新中国银幕往事。

独家视频

05:00

今天为我们分享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郑洞天。

郑洞天执导的电影《邻居》获得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之后他又凭借电影《台湾往事》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以下为郑洞天口述,由笔者整理)

我是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的。中国电影那时候是很穷的,包括我们电影学院的教学当中,基本没有实习,就是上课、讲电影、看电影,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去接触拍电影。

第一次我去看拍电影,就是进到摄制组里去看。那是年的夏天,正好暑假,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烈火中永生》。

剧组到电影学院去说,我们需要一些群众演员,你们学生暑假可以去参加。那多好的机会!我们就一班同学都去了,我记得我们班丁荫楠(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代表影片《孙中山》《周恩来》)也去了。

第一天去拍的一场戏,就这一个镜头,我都记不得拍了多少遍,而且是每一遍都是对着那个消防队喷头,身上一遍一遍地被水喷。于蓝老师(《烈火中永生》江姐的饰演者)一遍一遍地被浇湿,非常认真。

这就是我一生当中第一次接触拍电影。

电影《烈火中永生》截图

在中国电影一代一代人成长的过程中,最好的老师,或者说一种传承的基因,就是这一代代电影人的传承。他们怎么工作,他们对每一个镜头、每一件事情的态度,这都对后辈无声地起到影响。

我最近看了王小帅的《地久天长》。他在内蒙古包头上世纪80年代的筒子楼里搭了个工厂,每搭完一间房,要拍戏之前,他请演员在这个房间里住两天(体验生活)。

这段话让我特别激动。因为我拍《鸳鸯楼》的时候,正好小帅他们是我带班的学生。他们到摄影棚里去看我怎么拍的时候,我说煤气能点,淋浴能冲,只可惜我不能让你们俩在这睡一晚上。

结果我的这个梦想,在40年后让王小帅实现了。他知道电影是不能有任何一点糊弄人的,电影必须是非常真实的、非常细致的。

中国一二三四五六七代导演,我都接触过。我在他们身上感觉到的,是中国电影活的传统。真的是没有人要求你这样,他们自己就能传承,这是我们中国电影最有生命力的一个部分。

编导:徐学喜

采访:韩大刀

摄像:刘亚垒张保平

编辑:茶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8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