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身上有许多羸政的影子,为了运输物资的
杨坚在杨广心目中显然不是自己的偶像和追求,如果非要给杨广找一个偶像,那只能是古代中国第一帝--秦始皇。我们无法知晓杨广是不是羸政的粉丝,但看看杨广当上皇帝后的所作所为,还真有许多羸政经营天下的影子。
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并未故步自封,而是努力把国土扩张到岭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一带。为了运输物资的方便,秦始皇下令在长江的支流--湘江和珠江的支流--漓江之间开凿一条运河,一举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这条30多千米长的运河只用了4年时间就建成了,秦军凭借水运的便利,迅速控制了岭南地区,秦王朝疆土又向南大大扩展了。对,运河!只要有了运河,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羸政是这么想的,杨广也是这么想的。年轻的皇帝在地图上大笔一挥,画出了两条线,一条从洛阳出发,往东北方向直抵北部边陲的涿郡;另一条也从洛阳出发,往东南方向直抵钱塘江流域的重镇--余杭。看到这个蓝图,大家都能知道杨广心里打的什么算盘,东北方向的运河,那是为了将军队、武器、粮食等物资运往北方,对付东北强敌高句丽;东南方向的运河,则是为了将南北方的物产方便地双向运输,一旦南方有变,也可以及时派兵镇压。
这个工程远比灵渠浩大,作为全国建设工程的总设计师,杨广按下了搭载好几颗卫星的火箭的按钮。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建设运动展开了,从朝廷官员到黎民百姓,全体动员起来,不论愿意不愿意,都必须跟随着热血沸腾的皇帝向前,向前,再向前。杨广亲自督战,不断地查看设计图纸和工程进展。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通济渠沟通了洛阳和扬州,长千余里,宽四十步,仅用了天完工;新的都城洛阳,也就是两段运河的中枢,仅用了不到10个月就初具规模。
除了大运河工程之外,杨广还督建了一条宽一百步,长达三千里的驰道,从陕西榆林直通今天的北京,作为将来和髙句丽翻脸动武时的陆上运输线。这条驰道像极了当年羸政修建的秦直道,从咸阳到九原郡(今内蒙古的包头附近)全长千米,目的是抗击匈奴。说杨广是赢政的粉丝,我们没看错他。大业六年(公元年),举世无双的全国建设工程完工了。这一年的正月十五,杨广在东都洛阳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庆典。
兴奋的皇帝邀请了各国使节和商人来参加盛会,安排了5万名乐工通宵达旦表演各种节目,这台"元宵晚会"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新都的市场重新装修,每个店铺也都修葺一新,连卖菜的小贩也都要在店铺里铺上地毯,而路边的树木上缠上了丝绸。别忘了,我们的大隋皇帝不仅是治国奇才,同样也是一位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文艺青年,7岁那年,他就写出了平生第一首诗歌,他玩得出来往树上挂丝绸、沿着运河两岸拉绸缎的行为艺术。
好了,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这些了,欢迎大家给小编评论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524.html